400 991 0880
正睿咨詢集團
免費電話:400 991 0880
專家熱線:13922129159
(微信同號)
固定電話:020-89883566
電子郵箱:zrtg888@163.com
總部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東路1068號(廣交會)中洲中心北塔20樓
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解讀:月收入多少買個人養老金最劃算?國家最近頒布了個人養老金的最新政策,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以下是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對此政策的相關解讀,這政策對于企業還是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
一、最新個人養老金政策:
1、制度概述
個人養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實現養老保險補充功能的制度。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每年繳費上限為12000元。
2、參加范圍
自2024年12月15日起,在中國境內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者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均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
3、產品供給與投資
?。?)個人養老金產品種類豐富,包括儲蓄存款、理財產品、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以及新增的國債、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等。
?。?)參加人可以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偏好,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
?。?)金融機構要做好個人養老金產品資產配置公示等工作,依法依規開展投資咨詢服務,探索開展默認投資服務。
4、稅收優惠政策
?。?)繳納的資金由個人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封閉運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2)稅收優惠政策的實施范圍從36個先行城市(地區)同步擴大到全國。
5、領取條件與方式
?。?)參加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以及患重大疾病、領取失業保險金達到一定條件或者正在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情形,可以申請提前領取個人養老金。
(2)參加人達到個人養老金領取條件,可以通過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和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開戶銀行提出申請,經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實后,由開戶銀行將個人養老金發放至本人社??ㄣy行賬戶。
(3)參加人可以選擇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提出變更領取方式的,商業銀行應當受理。
6、管理與監督
?。?)相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強化信息共享,促進制度規范運行。
?。?)金融機構要健全線上線下服務渠道,為參加人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保障參加人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二、月收入與個人養老金的關聯
1、月收入與稅率的關系:
?。?)根據我國個人所得稅稅率,月收入超過8000元的群體,其超出部分的稅率才可能高于3%。這意味著稅前月收入不超過8000元的群體,在購買個人養老金時可能享受不到明顯的免稅優惠。
(2)當月收入達到一定水平,使得應稅收入落在較高的稅率區間時(如10%及以上),購買個人養老金將更具吸引力,因為可以節省更多的稅收。
2、月收入與個人養老金劃算性的判斷:
?。?)從普適性的角度來看,月收入1.2萬及以上的人購買個人養老金可能更為劃算。這是因為他們的應稅收入通常較高,能夠享受到更多的稅收優惠。
?。?)對于月收入在1.2萬以內的人群,如果他們的應稅收入落在3%的稅率區間,那么購買個人養老金可能無法帶來明顯的稅收節省效果。
三、具體案例分析
以稅前年工資為不同檔次的情況為例:
1、稅前年工資為12萬元:
?。?)假設五險一金每月1000元,專項扣除每月2000元,個人養老金基金抵扣按年為1.2萬元。
(2)應交稅金額為1.2萬元(低于3.6萬元),因此按照3%的稅率計算。在這種情況下,購買個人養老金無法節省稅收。
2、稅前年工資為24萬元:
?。?)假設條件同上。
?。?)應交稅金額為12萬元(落在10%的稅率區間)。在這種情況下,購買1.2萬元的個人養老金可以節省1200元/年的稅收。
3、稅前年工資為48萬元:
(1)假設五險一金每月4000元,專項扣除每月2000元。
(2)應交稅金額為33.6萬元(落在25%的稅率區間)。在這種情況下,購買個人養老金將節省更多的稅收。
四、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月收入較高、個稅稅率較高的人群購買個人養老金通常更劃算。對于月收入1.2萬及以上的人群,特別是那些應稅收入落在較高稅率區間的人,購買個人養老金不僅可以享受稅收優惠,還可以為未來的養老生活提供更多的儲備。
然而,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因此在決定是否購買個人養老金時,還需要綜合考慮個人的經濟狀況、養老規劃以及稅收政策等因素。建議咨詢專業的財務顧問或人力資源管理咨詢公司,以獲得更具體的建議和指導。
關注正睿官方微信,獲取更多企業管理實戰經驗
預約專家上門診斷服務
正睿咨詢官方視頻號
金濤說管理視頻號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廣州正睿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網站部分素材來源于互聯網,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粵公網安備 44010502001254號 粵ICP備13009175號 站點地圖